成语搜索:

模棱两可

模棱两可
拼音 mó léng liǎng kě
简拼 mllk
基本解释 模棱:含糊,不明确;两可:可以这样,也可以那样。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,或没有明确的主张。
详细解释

  模棱两可

  mó léng liǎng kě

  [释义] 模棱:说话处事含混;两可:这样也行;那样也行。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。[语出] 《旧唐书·苏味道传》: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;若有错误;必贻咎谴;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。”[正音] 棱;不能读作“línɡ”。 [近义] 不置可否 [反义] 旗帜鲜明 [用法] 含贬义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。[结构] 偏正式。 [辨析] ~与“不置可否”有别:~指表态不明确;可作“言辞”的定语;可作补语;“不置可否”多指“避而不谈”;不表示态度;不能作“言辞”的定语。 [例句] 在原则问题上;我们必须态度鲜明;决不能~。 [英译] betwixt and between

成语故事 唐朝时代,栾城有一个人,名字叫苏味道。他九岁的时候就会写文章,以后和他的同乡李峤都以才学出名,当时的人和称他们为苏李。苏味道在二十岁的时候,考取了进士,曾做到吏部侍郎的职位。后来在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,做了宰相。根据“唐书”的记载,苏味道做了宰相以后,只求保持个人的地位和安全,处理事情总是这样办也行,...[点击查看详细]
站内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