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搜索:

马首是瞻

马首是瞻
拼音 mǎ shǒu shì zhān
简拼 mssz
基本解释 瞻:往前或向上看。看着我马头的方向,决定进退。比喻追随某人行动。
详细解释

  马首是瞻

  mǎ shǒu shì zhān

  [释义] 首:头;是:指示代词;起提前受事成分的作用;瞻:往前或向上看。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。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。[语出] 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荀偃令曰:‘鸡鸣而驾;塞井夷灶;唯余马首是瞻。’”[正音] 瞻;不能读作“zhàn”。[辨形] 瞻;不能写作“詹”。 [近义] 唯命是从 亦步亦趋 [反义] 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 [用法] 一般用在“唯”“依”等词的后面;“马首”前常有表示领属的定语。前半部“马首”与介词组合成介词短语;作状语;后半部“是瞻”作谓语。[结构] 动宾式。 [辨析] ~与“唯命是从”有别:~含有褒义;而“唯命是从”多为贬义。 [例句] 你不必全听他们的话;唯他们~。 [英译] follow one’s lead [成语故事]

  春秋时,晋国联合齐鲁等国一起伐秦。晋国大将荀偃任三军统帅,指挥联军。联军人多心杂,到了泾水边谁也不肯先渡河。后来鲁军带头泅渡,联军才随后跟上。

  秦军为了阻止联军渡河,悄悄在河里投下毒药。联军饮了河水,大批士兵中毒身亡。于是,人心惶惶,联军乱作一团。几天后,联军才渡过泾水在榆林扎营。

  荀偃下令道:“明天鸡鸣出兵,唯余马首是瞻!”联军说:“干吗都要跟着荀偃的马头跑呢!”荀偃哭笑不得,只好随他们各行其是。

成语故事 战国时,晋淖公联合了十二个诸侯国攻伐秦国,指挥联军的是晋国的大将荀偃。苟偃原以为十二国联军攻秦。秦军一定会惊慌失措。不料景公已经得知联军心不齐,士气不振,所以毫不胆怯,并不想求和。苟偃没有办法,只得准备打仗,他向全军将领发布命令说:“明天早晨。鸡一叫就开始驾马套车出发。各军都要填平水井,拆掉炉灶。作...[点击查看详细]
站内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