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搜索:

饥寒交迫

饥寒交迫
拼音 jī hán jiāo pò
简拼 jhjp
基本解释 交:一起,同时。衣食无着,又饿又冷。形容生活极端贫困。
详细解释

  饥寒交迫

  jī hán jiāo pò

  [释义] 交:一齐;迫:逼迫。饥饿、寒冷一齐袭来。形容生活极端贫困。[语出] 宋·王谠《唐语林》第一卷:“上谓曰:‘汝何为作贼?’对曰:‘饥寒交切(迫);所以为盗。’”[正音] 迫;不能读作“pǎi”。[辨形] 饥;不能写作“肌”。 [近义] 啼饥号寒 饥寒交切 [反义] 丰衣足食 [用法] 多形容由于剥削阶级的统治使劳动人民生活贫穷困苦。有时也形容在一定的条件下挨冻受苦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。[结构] 主谓式。 [辨析] ~和“啼饥号寒”;都形容缺衣少食;挨饿受冻的生活。有时可通用。但~偏重人们遭受饥饿和寒冷;是无声的;“啼饥号寒”;偏重在当事人受饥寒的“表现”;有哭泣有号叫;是有声的。 [例句]

  (1)旧社会劳动人民过着~的生活。

  (2)解放前;黄河流域的灾民们经常过着~的生活。

  [英译] live in hunger and cold [成语故事]

  隋末唐初,由于多年战乱,天下盗贼很多。唐高祖李渊有一次审问犯人:“你为什么要做贼?”犯人说:“饥寒交迫,没办法只好做贼”。李渊叹息说:“我作为你们的国君,让你们贫穷,这是我的罪过啊。”就把那人放了。唐太宗和大臣们议论防盗的事。有人建议用严刑来禁止。太宗说:“老百姓所以做盗贼,是因为劳役赋税繁重、官吏贪婪盘剥,使得老百姓无法活下去,因此顾不得廉耻了。我们应当去掉奢侈浪费、减轻劳役和赋税、选拔清廉的官吏,使老百姓衣食有余,这样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。哪里用得着重刑呀?”

  经过几年的治理,天下太平,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,晚上大门用不着关,商人在野外露宿。杜甫写道:“九州道路无豹虎,远行不劳吉日出。”(普天之下的道路上,都没有拦路抢劫的强盗;那些出远门的人,也用不着求神问卜,选个“出门大吉”的好日子)。

站内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