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搜索:

革故鼎新

革故鼎新
拼音 gé gù dǐng xīn
简拼 ggdx
基本解释 革:改变,革除;故:旧的;鼎:树立。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。现泛指除去旧的,建立新的。
详细解释

  革故鼎新

  gé gù dǐng xīn

  [释义] 除去旧的;建立新的。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。革:改革。故:旧的。[语出] 唐·张锐《唐中书令梁国公姚崇神道碑铭》:“夫以革故鼎新;大来小往;得丧而不形于色;进退而不失其正者;鲜矣!”[正音] 革;不能读作“jí”。 [近义] 除旧布新 吐故纳新 [反义] 陈陈相因 抱残守缺 [用法] 用作褒义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[结构] 联合式。 [例句]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;~;颁布《天朝田亩制》;提出了平分土地;男女平等的主张。 [英译] destroy the old and establish the new

成语故事 鼎在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,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,极大地丰富了语言词汇。鼎在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,成语“尝鼎一脔”,意即尝一块肉而知鼎中食物的味道,比喻可以根据部分而知全体。鼎中煮食,水沸扬而且有声响,“鼎沸”用以形容政局动荡不定,或指声音嘈杂,如“人声鼎沸”。鼎虽是炊具,但毕竟是贵族王侯才...[点击查看详细]
站内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