粤韵风华四十年手抄报

2024-06-02下载板报

  粤剧,又称“广东大戏”或者“大戏”,广东传统戏曲之一,源自南戏,流行于岭南地区等粤人聚居地。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、广西出现,是糅合唱念做打、乐师配乐、戏台服饰、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。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。

  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。2009年9月30日,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,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粤剧是广东艺人吸纳外省入粤戏班的戏曲声腔,加以易语而歌并融进本地的歌谣、小曲而形成的剧种。明中时期,粤中各地已有乡俗子弟以戏剧为生。

  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-唱、做、念、打。

  戏剧内的角色,在粤剧及中国戏曲中被称为行当。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,即文武生、小生、正印花旦、二帮花旦、丑生、武生。

  早期流行浓脂厚粉,但是所用化妆品比较简单。小生不抹胭脂,最多是划黑少许眼眉毛,花旦只是涂上粉末。根据行内习惯,所有老倌都是自行照著镜子化妆。一般旧式化妆是先拉起脸部皮肤,用布条扎著头发,用白色颜料画了个底稿,确定线条对称公正,然后才正式填上其他鲜艳颜色。

  粤韵风华四十年手抄报

  作者:何镓莹 郭颖茵,广州市南沙区大同小学;指导老师:陈霓涛、郭锡洪。

The template file 'copy.htm'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!(1)